找到相关内容35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临济宗禅诗(1)

    而要体味言外言,意外意。《五家宗旨纂要》:“如赵州答庭柏话。此语于体上又不著于体,于句中又不著于句。妙玄无尽,事不投机。如雁过长空,影沉寒水。”言语发自真体,既显示真如本体,又不粘着于真如本体;句子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146905.html
  • 儒佛(禅)各名家为学为道相通举隅

    世道人情,逢人便说玄妙。如卖死猫头,一毫没用处。故祖师亦云:说法不投机,终是闲言语。所以华严经云:或边地语说四谛。此佛说法未尝单夸玄妙也。然随俗以度生,岂孔子经世之心乎?又经云:五地圣人。涉世度生,世间...

    朱秉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2847330.html
  • 当代台湾佛教变迁之考察(注1)

    思考议题是︰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宗教自愿部门互动的本质──究竟是一种分工的合作关系( partnerships ), 还是只是一种便宜式的投机组合?事实上,连带相关的问题意识还包括有︰在社会安全制度...社会保险、 国民年金)以及财富累积(金钱观)等等的‘社会事实’,也必须要取得佛教(教义)本身的创造性转化, 而非仅是一种投机、便宜式的组合、应对。 连带地,对于“宗教”与“福利服务”的选择性亲和, 信...

    王顺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047534.html
  • 宗密大师学风研究(2)

    牛头无有一法;其他空有相破,真妄相收,反夺顺取,密指显说。故天竺中夏其宗实繁,良以病有千源,药生多品,投机随器,不得一同。虽俱为证悟之门,尽是正真之道。而诸宗门下,通少局多。故数十年来,师法益坏,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447542.html
  • 释见一著:汉月法藏之禅法研究(1)

    。更无展事投机、生杀与夺之妙。如此瞎乱相欺,则千古佛祖圣贤之大经大法,皆是一个儱侗冬瓜禅,盲瞽泥块法。何有精一微危之妙道能致中和位育乎?[58]   “棒喝禅”产生的流弊,亦使得汉月非常忧虑,不得不...

    释见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5847885.html
  • 四圣谛 - 佛法的心要

    突然来个联谊大集会,相见欢并谈得很投机,比较上这个集会比以往见面更充满喜气。但天下没有不散的集会,临散前往往会出现难舍的感受。有人说,最快乐的集会,永远会有最悲伤的别离结局。这便是透视无常的一句智慧话...

    颜尊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1449075.html
  • 佛眼看商界(1)

    损公肥私。  七、藉势苟得:利用职权替人办事,从中捞取钱财。  八、经营非法:包括漫天要价、短斤少两等不正当经营手段。  九、诈骗投机:包括造假贩假、以次充好等非法经营方式。  十、赌博淫业:开设赌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849518.html
  • 张卫平著:《净土祖庭——白人岩寺》(1)

    在庐山其间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,如果过了虎溪,寺院后面的护法老虎就会吼叫起来。有一次,慧远大师与来访的诗人陶渊明、道士陆静修谈得投机,送行时不觉过了虎溪桥,山后老虎大吼,三人才恍然大悟、相视一笑。慧...

    张卫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549734.html
  • 论禅悟(2)

    举例云:僧问桐峰庵主:“忽遇猛虎来时如何?”主作虎啸势,其僧便作怕势,主大笑。)  四、投机问:相投针窍穷而问也(英译大意云:问者对他自己的悟处仍有所疑而表示请求印证之意也),例如,僧问天皇:“疑情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4550254.html
  • 玄奘学概论(2)

    。   贞观二十二年,太宗驾幸玉华宫避暑。夏五月,奘师译毕瑜伽师地论,总计一百卷。六月,太宗请奘师进宫,于玉华殿召见,两人谈的非常投机,帝问师说:“现在正在翻译哪部经论呢?”师答:“近正译好瑜伽师地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0550877.html